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个认识论(3)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坚守改革共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21]而“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

三、坚守改革共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21]而“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22]邓小平以“包产到户”为特点的农村改革和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城市改革协同推进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经济体制改革共识的凝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国民经济高速腾飞,年均GDP增速约为9%,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达到同期世界第一,大大超过德、日、美等国在其崛起甚至“黄金时期”的增长速度。这一切都离不开邓小平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指引。正如习近平所言:“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23]

当下,我国的前现代化、现代和后现代的问题在同一时空压缩[24],并突发性激化。社会转型的任务特别艰巨而复杂,改革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设计的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单一经济成分转向多种经济成分等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这条道路给“市场经济”“市场力量”以一席之地,也与以资本主导为核心的西方道路有本质区别。新时代,党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

[1]叶长法.论个识向共识飞跃 [J].浙江学刊,1991(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57.203.

[3]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53.

[4][11][16][18][19][21][2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52.

[6][7][9][1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加快农业发展速度是全党的战斗任务[N].人民日报,1977-12-11.

[11]中国统计年鉴(198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323、343、344.

[12][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633.

[14]斯蒂格利茨.不平等的代价[M].张子源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3.

[17]张静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263;马立诚:交锋[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83-185.

[20]顾海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上升为基本制度的?[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1-26.

[23]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

[24]韩庆祥.强国时代[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8:136.

文章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网址: http://www.jjtzggzz.cn/qikandaodu/2021/0401/652.html



上一篇:试论创新环境下的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
下一篇:新中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研究年

经济体制改革投稿 | 经济体制改革编辑部| 经济体制改革版面费 |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发表 | 经济体制改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