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个认识论(2)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城市改革 城市改革远比农村改革更为复杂,它需要整体的政策调整和宏观组合。首先要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进行改革。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

(二)城市改革

城市改革远比农村改革更为复杂,它需要整体的政策调整和宏观组合。首先要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进行改革。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历史意义,例如: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提前和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迅速建立起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57年,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到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亿元,其中,新增工业固定资产达200亿元。[11]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现代化动力机制出了问题。诚如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所言:“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削弱了企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而下放自主权的关键在于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经济体制绕不开对计划和市场的科学认知。“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社会产品的价值。”[12]“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13]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关于后现代化社会的前瞻性构想。但是,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马恩所设想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在初级阶段中,中国要利用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有忽略社会公平的自发倾向,造成了两极分化和拜金主义、道德滑坡、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14]所以,我们面临着利用市场经济和规避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双重难题。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强调:“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15]但这种正确观点当时并没有被全党普遍接受。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如果把我们的经济概括为商品经济,就会模糊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所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国务院虽在1978年7-9月间多次召开务虚会对此问题进行讨论,但并没有达成共识和具体改革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科学认知在十二大上初步实现。其报告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集中力量进行各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行现有企业的整顿、改组和联合,有重点地开展企业的技术改造。”在筹备十三大时,邓小平强调:“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将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16]这一思想在十三大上成为阶段性共识,其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要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为特征的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十三大后,我国出现了诸如经济过热、加工工业投资失控而农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停滞、通货膨胀加剧、腐败现象、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改革不彻底导致的。也就是说,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必须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进行选择,后退没有出路,改革的方向只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而,在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党内“左”的思想抬头,对市场经济的批评明显升温,有人认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现在有‘双重任务’——阶级斗争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就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范畴混淆了”,它的出现“甚至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要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17]针对此错误思想,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18]“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这个振聋发聩的观点,从根本上区分了市场经济体制性规定与制度性规定的关系。一方面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离析,形成市场经济一般范畴;另一方面又强调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与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20],有效应对市场经济局限性。它消除了在中国时常会发作的“恐资症”,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邓小平的论述,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政府部门更多地采用经济杠杆间接对企业进行调控。十四大的召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党历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飞跃和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文章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网址: http://www.jjtzggzz.cn/qikandaodu/2021/0401/652.html



上一篇:试论创新环境下的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
下一篇:新中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研究年

经济体制改革投稿 | 经济体制改革编辑部| 经济体制改革版面费 |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发表 | 经济体制改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