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县乡公路的养护管理(3)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影响公路建设发展的一些问题、矛盾和存在的困难逐渐暴露,改革任务仍然艰巨。面对机遇和挑战,公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影响公路建设发展的一些问题、矛盾和存在的困难逐渐暴露,改革任务仍然艰巨。面对机遇和挑战,公路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实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以及质的提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落实交通政策和行业技术进步,走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管理发展道路,加强县乡公路的养护管理,做好养护工作,以更好地促进公路交通事业在新形势下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弊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问题养护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部分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及其下属单位职责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又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一些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养护管理资金供给问题目前,县乡公路养护体制的矛盾焦点,集中反映在养建资金收支矛盾上,而养建资金收入减少主要是政策原因,公路资金分配不合理,存在资金截流、挪用、挤占现象,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无能为力;支出方面的问题,如:人员经费太大、养护资金使用效率低、管理费用膨胀等,都与现行的公路管理资金问题有关。养护管理内容设定问题截至目前,符合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用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然不达标,盲目追求短期效益,造成越养越糟,不能满足公路全方位养护的要求。养路机械使用配置问题由于公路养护部门不同于专业的施工企业,养护施工常常受时间和季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工作任务时断时续,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不高,大量机械设备时常处于闲置状态。机械设备的闲置,不仅造成了大量固定资产的积压,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另一方面,许多公路施工单位的现有设备根本无法满足施工需要,他们对施工设备的需求量很大。影响县乡道路养护发展的因素与分析做好县乡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促进县乡道路健康有序发展,要从健全管理机构、县乡道路的设计、养护施工方案优化选择以及资金筹集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县乡道路管理机构自2003年开始,大部分省份启动“村村通”公路工程,掀起了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乡村公路建设高潮。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发展与磨合,我国形成了新形势下县乡公路管理模式,即省、市、县、乡(镇)四级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各级县乡管理机构通过一定的政策调节推动主体加强县乡公路建管。根据目前我国交通主管部门的职责划分,县级管理机构负责县乡道路的日常养护管理,村道的管理和养护工作,由乡级人民政府参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执行。人员编制实行定人、定额管理,按照管养里程的多少配备人员,由财政、交通局、各镇按照一定的比例拿出公路养护专用资金,资金统一县级管理机构管理,形成交通部门有监督、各镇有专人负责、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改变了以往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的公路管理现状,保证县乡道及村道的及时养护。然而,这种管理模式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创新养护管理模式,建立长效养护管理机制是当前摆在县乡养护管理者面前的头等大事。县乡道路的设计与施工做好县乡道路的养护工作,应该摆正设计、施工与养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设计、施工和养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有机地结合和统一,不偏不废,才能保障县乡公路工作的全面发展。设计、施工阶段控制的好坏,对后期的养护管理将起到很大的影响。县乡道路的技术等级低,一般不根据交通量、弯沉值进行系统的设计,而是根据传统的经验来组织施工,这样就造成了不同交通量、荷载的县乡道路修建的标准一样,有的保守有的不能满足要求,既不科学又不合适,必将对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产生影响。此外,施工单位的素质高度、责任心的强弱将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好坏,也间接影响到后期的养护工作。县乡道路的养护施工县乡道路的车流量少,交通组成上以轻、中型汽车及拖拉机、三轮车为主,不存在国省道干线公路出现的常见病害。我国低等级道路设计大部分为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面层结构。一般而言,干缩裂缝、反射裂缝、龟裂、坑槽是这类结构设计道路最容易出现的病害。低等级的公路养护,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路面裂缝的处理;二是路面龟裂、坑槽的处理。路面裂缝的处理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后,雨水会沿着裂缝下渗,进而破坏基层、路基,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沥青路面水损坏,水损坏是沥青公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县乡道路面层设计薄,又因沥青路面的强基薄面特点,这种病害的出现也最为普通。针对公路裂缝,传统的处置方案就是灌注热沥青,但这种处理方案存在施工速度慢、作业危险、对养护工人身体有相当大的危害等缺点,且灌注的热沥青冷却收缩后不易与裂缝形成一个密实的整体,在外界阳光、大气与水分作用下易老化,不能有效地阻止水分的下渗。与传统人工灌注热沥青处理公路裂缝病害相比,机械灌注密封胶有着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低等优点,且灌注后密封胶与裂缝形成一个整体,能有效切断雨水下渗通道,很适合县乡路裂缝病害的处理,近年来在不少国省道及部分地区的县乡道的沥青路面裂缝处理上,采用了这种施工工艺,效果良好。路面龟裂、坑槽处理县乡道路的路面龟裂、坑槽是影响公路寿命最为严重、经常出现的病害之一,这类病害的处理要突出快速、灵活,使用小型机具等特点。首先用粉笔划出需要挖补的面积,边线需大于病害出现的边缘,形成与中心线垂直或平行的规则方块。沿着划线用切割机切至路面底部,用风镐挖除待修路面,边缘要垂直于槽底,槽深不小于原结构层厚度。将槽壁和槽底人工清理干净,洒适量的水,保持基层表面湿润,然后喷洒乳化沥青透层油。铺筑沥青面层前,在旧路侧面人工涂一层沥青,以保证新旧路面结合良好。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将沥青混凝土运到现场,采取人工摊铺方法摊铺沥青混凝土,虚铺系数控制在1.2~1.35 之间,摊铺完混凝土后,人工用烫耙整平,然后用2t压路机碾压密实。整个过程要严格按程序快速进行。县乡道路养护资金筹集近年来,县乡道路养护资金主要来源于汽拖养路费与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养护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县乡道路养护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2009年1月1日实行费改税以后,养护资金的下拨渠道发生改变,资金问题更为突出。因此,积极探讨养护资金的来源、筹集问题对我国以后县乡道路的养护而言,有着深远意义。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完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县乡道的公路养护管理,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企业管养。各乡镇可以建立由乡镇政府直接领导的公路养护站,专门负责公路的养护工作。所有养护工都实行路、林、桥涵包干管理,并按照养护质量的优劣,实行奖励和处罚,不断提高养护水平。在乡村油路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需加快油路养护进度,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成立专职路政管理和养护作业机构,全面负责全县乡村油路的挖补维修任务,保证了油路建后即养,充分发挥路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公路养护能够及时到位。理顺公路养护保障机制。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成败在于资金的支持,没有充足稳定的资金供应,任何政策均不具有可持续性。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加强资金管理,保障管理经费和小修保养经费,加强对养护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杜绝资金截流、挪用、挤占现象,保证资金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县级公路养护生产的监督,借鉴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验,确定公路管理与养护生产的关系,安排好各种养护资金,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内部审计。设定公路养护的强制标准。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对新建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强制养护管理技术储备。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研究投入力度,尽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规范, 加强指导,实现县乡公路养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公路养护机械使用效益。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县级公路通车里程越来越多,交通流量和重型车辆迅猛增长,路面铺装频率也越来越高,养护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单靠人力养护已难胜任工程需求,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县级公路养护管理应该提高养路机械化水平,实现养路机械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建立健全各级养路机械管理制度和规定,对养路机械设备进行统筹管理。不论养路机械的使用者的归属如何,统一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好合理调配,适时报废更新,及时做好设备的保养和保修工作,做到尽可能大的节约养护成本。

文章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网址: http://www.jjtzggzz.cn/qikandaodu/2020/1017/395.html



上一篇:公路施工质量管理
下一篇:俄罗斯大城市2020年前地铁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投稿 | 经济体制改革编辑部| 经济体制改革版面费 |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发表 | 经济体制改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