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基于历史解释的模块整合 ——以“经济体制改(3)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根据片段设计问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从经济体制、所有制和个人崇拜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突破”性的探索和实践?(2)理解片段五中

根据片段设计问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从经济体制、所有制和个人崇拜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突破”性的探索和实践?(2)理解片段五中的“水”与“火”的相融在经济体制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以上三段材料分别从戈尔巴乔夫、研究人员和美国学者的视角评述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者用智慧和创新精神不断挣脱体制束缚,寻求发展出路。通过分析经济体制、所有制和个人崇拜的突破,理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冲破传统的藩篱,给企业、地方“松绑”,给经济注入活力。这些改革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相融奠定了基础。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紧跟世界发展脉搏,在开放地区尝试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尝试着紧密与世界市场的关系,尝试着增长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基于此,学生对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能够更为清晰的认知,对“中性词”市场与计划的辨析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课对苏联(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整合,从人民生活、历史研究、历史反思等视角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体制改革,希望能够通过呈现历史的“前因后果”简化理论性较强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以实现对历史的解释,历史是关于人的历史,需要关注不同时空中人的生活状态,并用历史所学去解释和理解;历史辨析能力和思维是学者所需要的涵养,通过对比经济政策,再一次深入了解人们生活背后的政策因素;历史推演能力是历史学习的价值之一,通过经济体制的内涵和走向分析,用批判和反思去汲取养分,并从中梳理历史发展的走向。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认知,尚有欠缺之处,还望能得到专家学者的指正。

【注释】

[1](德)格奥尔格·伊格尔斯著,彭刚等译:《德国的历史观》,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

[2]季晓燕:《批判性思维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探索》,《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第5期。

在高三二轮复习中,我们尝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专题将必修二中“二十世纪20、30年代的苏联(苏俄)经济”、“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二十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等三个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三者的共同点:以危机为缘由,以重视民生为出发点,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内容,以促进经济全球化作为诉求。试图从三种途径去找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以民生状况为线索梳理经济政策,以政策辨析反观体制变化与选择,以体制认同推演经济发展趋势。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研究侧重点集中于对其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解释,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解释还处于探索阶段,对核心素养之间关系的解析也存有盲区。基于教学实践,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视角去分析:时空定位,引导学生合情合理的解释;流变梳理,实现对历史事件的动态解释;对比辨析,突破学生对历史的定势解释。一、时空定位,引导学生合情合理的解释“我们就不能通过理性来理解客观精神,而是得返回到那在各个共同体中有其连续性的生命单位的结构性关系的系统之中。我们不能将客观精神嵌入一个观念系统,而是必须到历史中去寻找其实在性的基础。”[1]对历史的了解和认知不是随意猜度和揣测,而是基于真实客观历史的理解和感悟。“回到史料中”,选取最具有针对性、最具有“代入感”、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最为相近的材料,将历史事件定格于发生的时空中,这样的课堂才具有历史味道。材料一:苏联(苏俄)人均一年消费食品数量(公斤)1913 1923 1924 1928 1930 1940 1952面粉、大米、通心粉200 223 214 208 195 190蔬菜及瓜类作物40——72 93 64 61牛奶及乳制品154 160 182 157 130 159肉及油脂27 19 32 28 21 24年份类别——摘编自沈志华等《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3卷经济史的研究离不开大数据,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最能激发学生探寻的积极性。材料一中从1913年—1952年展现俄国人民生活的点滴,设计问题(1)读数据,说变化。试着将表格中的数据划分时间阶段,并说明在各个时间阶段中人民生活的状况。(2)据知识,作解释。从政策角度说明不同时间阶段民生变化的因素。(3)你认为哪个政策对民生较为重视,请说出你的依据。以民生状况为依据能够更直观、客观地反映经济政策的变化及效果。除此之外,基于三个政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可以反观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轻工业、农业与重工业的比例变化。材料二:美国人把流浪者的窝棚称作“胡佛小屋”,把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域称作“胡佛村”,……用来充饥的长耳野兔叫“胡佛猪”。——人教版必修二教材材料三: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劳工权利,设立八小时工作制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等法规,同时推动工会建设。(根据人教版必修二教材进行摘编)通过材料二、三美国民众在不同时期生活的比较,可以得到信息:一边是胡佛政府的“政策自信”,一边是美国民众生活的困窘;一边是政府失信于民,一边是政府有效行政;一边是民不聊生,一边是民众的生产、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一边是固守自由放任,实施有限干预,一边是政府对经济全面调节。以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体察危机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危机感,能更深入剖析产生的政策因素。材料四:肖开翠劳动力较弱,一个女人包了八分田、七分地,两季收粮二千多斤……。去年收入一千一百多元,人均三百多元……。——1980年中共大邑县委办公室以典型人物不同时间生活境遇的变化,以鲜活的事例吸引着学生对农村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和正确性的深入认知。从大数据到普通民众群体再到典型人物的设计,由面到点,更为聚焦地分析体制变化对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不论是苏联(苏俄)、美国,还是中国,不论是出于制度的维护、阶级矛盾缓解的考虑,还是社会制度转型的尝试,都无一例外的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也都是难能可贵的。从而对民生与经济政策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经济政策调整要关注民生的需求,根据民生的需求进行不断调整,重视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二、流变梳理,实现对历史事件的动态解释学生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理解浮于表面,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政府职能辨识不清。基于此,笔者尝试通过分析政府的政策及职能的变化,并以此为视角去分析体制的差异,不同国家对体制的选择,并以罗斯福新政为例说明经济体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一定的异议和“忧虑”。材料五:一成不变的价格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 卢布,那么700 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 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 卢布。——《大国崛起》第九集:风云新途(苏联)材料六:无处不在的政府面临问题政策特点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政府加强对金融业监管企业破产 市场萧条 生产锐减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濒临破产政府加强对农业的调整…………材料七:灵活多样的经营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获得如此迅速的进展,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设计以下问题:(1)从政策中分辨异同点。(2)三个国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选择?(3)分析各个国家做出如此选择的理由。(4)分析说明计划指导和指令性计划的区别、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区别。(5)请对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进行总结。经过分析,学生对经济体制的多样性有进一步认识。例如苏联纽扣价格一成不变说明商品价格不是由市场而是由政府决定,政府掌控着经济,政府指令随处可见、无所不包,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新政下的政府是干预者,是通过政府干预,达到激活市场经济的目的。中国农村改革从集体经济转移到分散经营,管理体制从政社合一到经营权的下放,反映出在农村,政府的职能转变,由“严防死守”到“宏观调控”。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分析各个国家在不同阶段对经济政策的调整有所侧重,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出于世界局势的考虑,也是基于文化传统、政治体制,为了经济恢复、政治稳定、思想解放(或统一)而做出的一种选择。政府职能是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而转换“角色”,也映照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变化。三、对比辨析,突破学生对历史的定势解释批判性思维是指面对材料、信息,不是盲目轻信,而是以开放的心态、独立的倾向进行实事求是地审视分析,从而突破思维定势、纠正偏见、形成正确认识,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2]批判性思维的获得需要提供同质或异质的材料并对其进行辨析。辨析的过程是认识深化的过程,也是突破思维定势,多元认知历史现象的过程。片段一:2018年5月9日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3 周年阅兵,在观众席上坐着一位特殊的观众——前苏联“苏共”书记戈尔巴乔夫。片段二:德国的统一是德国自己的事情。苏联对德国统一的支持,使德国的统一进程顺利推进。——戈尔巴乔夫《我与东西德统一》设计问题:(1)在阅兵式上,戈尔巴乔夫流下了眼泪,你能站在他的角度结合所学解释他流泪时的感受和原因吗?(2)有人说戈尔巴乔夫是“世界的英雄、俄罗斯的弃儿”根据片段一和片段二请从世界和苏联两个角度谈一谈对戈尔巴乔夫的认知。(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戈尔巴乔夫是如何从经济上改革斯大林模式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怎样的体制改革的趋势?本环节提供了有对比价值的两组材料:一是军事科技强大的俄罗斯阅兵仪式和“戈尔巴乔夫的眼泪”之间的对比;一是对戈尔巴乔夫及改革评价的对比,在俄罗斯人民眼中他是一个“失败者”“弃儿”,而在世界面前他却是“英雄”。对于戈尔巴乔夫改革,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它埋葬了苏联,断送了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应该“追本溯源”,在苏联历史中找寻支撑和依据。如若我们从全球视野去观察这个改革,可能会欣喜地发现,他在用市场经济去改造苏联,用另外一种经济手段去发展苏联,并由此冲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市场开放,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以积极融入世界潮流。片段三:戈尔巴乔夫评价改革开放: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保持了政治社会稳定和经济高速发展,并且促使这个国家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研究人员齐迈克认为,中国改革成功,重要原因就是富有智慧的中国人不断突破禁区,并把一系列重大措施付诸实施。片段四: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中国形象》一书中,别出心裁地把“中国形象界定为‘淡色中国’。他解释说,‘淡’可以把两种正好相反的东西结合成一种清晰的颜色。在汉语中,‘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根据片段设计问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从经济体制、所有制和个人崇拜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突破”性的探索和实践?(2)理解片段五中的“水”与“火”的相融在经济体制方面的表现是什么?以上三段材料分别从戈尔巴乔夫、研究人员和美国学者的视角评述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者用智慧和创新精神不断挣脱体制束缚,寻求发展出路。通过分析经济体制、所有制和个人崇拜的突破,理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冲破传统的藩篱,给企业、地方“松绑”,给经济注入活力。这些改革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相融奠定了基础。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紧跟世界发展脉搏,在开放地区尝试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尝试着紧密与世界市场的关系,尝试着增长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基于此,学生对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能够更为清晰的认知,对“中性词”市场与计划的辨析有更深入的了解。本课对苏联(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整合,从人民生活、历史研究、历史反思等视角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体制改革,希望能够通过呈现历史的“前因后果”简化理论性较强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以实现对历史的解释,历史是关于人的历史,需要关注不同时空中人的生活状态,并用历史所学去解释和理解;历史辨析能力和思维是学者所需要的涵养,通过对比经济政策,再一次深入了解人们生活背后的政策因素;历史推演能力是历史学习的价值之一,通过经济体制的内涵和走向分析,用批判和反思去汲取养分,并从中梳理历史发展的走向。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认知,尚有欠缺之处,还望能得到专家学者的指正。【注释】[1](德)格奥尔格·伊格尔斯著,彭刚等译:《德国的历史观》,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2]季晓燕:《批判性思维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探索》,《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第5期。

文章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网址: http://www.jjtzggzz.cn/qikandaodu/2020/1015/381.html



上一篇: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的界定及分类
下一篇: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主题的演变逻

经济体制改革投稿 | 经济体制改革编辑部| 经济体制改革版面费 |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发表 | 经济体制改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